值得关注的趋势
[关税更新]
- 周三,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同意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免征 25% 的关税,为期一个月。
-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公司(S&P Global Mobility)的数据,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和轻型卡车中,每五辆就有一辆以上是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制造的。关税可能会使某些车型的价格上涨多达 12,200 美元。
- 此外,互惠关税将于 4 月 2 日开始实施。请关注我们的实时博客,了解最新进展。
[Ocean - TPEB]
- 运力和市场:需求正在缓慢改善,但尚未达到人民币升值前的水平,而运力已恢复并稳定在 90% 以上,所有口岸都有空位。预计航运量可能会从中国转向东南亚。
- 费率趋势:浮动费率稳步下降,一些承运商将费率延长至三月底。由于浮动市场运价下降和运力充足,三月份的旺季附加费(PSS)已经降低。
- 设备:目前,大多数原产地网关的设备供应充足,预计不会出现重大短缺。
[Ocean - FEWB]
- 运力展望:3 月初,承运船舶的总体利用率低于最初预期。平淡的市场促使承运商撤回了三月份的 GRI,并采取更具竞争力的姿态来吸引货物。3 月份的几次空航略微缓解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但并未造成运力的严重短缺。市场继续呈现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由于美国贸易代表(USTR)建议对涉及中国船舶运营商和中国建造船舶的国际海运服务征收费用并加以限制,承运商已开始调整其在大城北和外环湾之间的贸易运力部署。然而,现阶段对方便旗贸易的广泛影响仍不确定。
- 需求前景:在人民币贬值之后,外贸出口需求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出口方面,生产已恢复到满负荷状态,但在欧洲,由于库存积压问题,订单出现延迟。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夏天欧洲购物需求疲软,大型国际活动减少,从而降低了提前采购和发货的需求,导致库存水平上升。这也是导致三月份市场需求疲软和货运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 市场发展前景:鉴于目前市场状况平平,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提案对承运商运力调整的潜在影响,市场可能会出现短期波动,不确定性增加。此外,预计承运商将在 3 月中下旬或 4 月初尝试通过 GRI 提高运价,以提高船舶利用率。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如红海航线重新开放,否则目前的 FAK 即期运价预计不会进一步下调。
[Ocean - TAWB]
- 运力/需求:空白航班已经减少,我们预计三月份的运力将更加稳定。这些空白航班主要集中在南欧航线,尤其是东地中海航线。
- 利用率:大多数承运商在北欧和南欧的利用率都很高,有些承运商 3 月份航班的利用率达到了 100%。这表明需求在增加,而北欧的情况更为明显。此外,美国政府可能对欧盟商品征收关税,预计将进一步影响贸易需求。
- 费率:北欧大多数承运商已决定将三月份的附加费推迟至四月份。不过,一些承运商已经缓解了延迟,并计划对运往美国东海岸和美国海湾地区的货物征收附加费。三月份的 FAK 费率水平反映出对潜在的 PSS 持怀疑态度。在地中海地区,某些承运商已宣布计划效仿北欧承运商,在 4 月份引入 PSS。
- 设备:中欧部分地区,特别是奥地利、斯洛伐克、瑞士、匈牙利和德国南部/东部地区,设备仍然短缺。对于这些产地,建议使用承运人运输。与此同时,南欧港口目前没有出现设备短缺的情况。
[航空 - 全球]2025 年 2 月 17 日星期一至 2 月 23 日星期日(第 8 周)(来源:Worldacd.com):
- 亚太地区反弹: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吨位在农历新年后继续回升,继第 7 周增长 20% 之后,第 8 周又增长了 6%。亚太地区至欧洲的货运量增长了 5%,而日本至欧洲的货运量则增长了 19%。其他主要市场,包括韩国(+7%)、越南(+8%)和泰国(+18%)也有增长。
- 亚太地区至美国航线恢复:继第 7 周增长 28% 之后,第 8 周该航线的货运量反弹了 +5%,回到了 1 月中旬的水平。日本和香港(各增长 11%)、韩国和台湾(各增长 9%)的增幅显著。
- 汇率趋势:亚太地区到美国的现货价格环比上涨 4%,达到 4.99 美元/千克,中国到美国的现货价格环比上涨 9%,达到 4.08 美元/千克。与此同时,受中国(-3%)、香港(-3%)和日本(-6%)下跌的影响,亚太地区至欧洲的价格小幅下跌至 3.99 美元/千克。
- 全球稳定:全球总吨位环比增长+1%,亚太地区+6%的增长被北美(-2%)和中亚及南亚(-6%)的下降所抵消。全球平均空运费率增长了 2%,达到每公斤 2.32 美元,亚太地区是主要推动力。由于农历新年时间不同,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偏差。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本周新闻
Flexport 首席执行官:"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使用人工智能
Flexport 推出了 20 种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来改变物流,包括用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报告的 Flexport Intelligence 和用于多供应商货运管理的 Flexport Control Tower。
展望未来,公司计划深化货运交付整合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库存融资,保持快速创新。
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货运量和即期运价在美国3月4日生效的25%关税之前急剧上升。企业为避免成本上升而匆忙发货,推动多伦多至芝加哥的干货运输现货市场货运量猛增57%,运价也不断上涨。自美国大选以来,从美国到加拿大的现货价格上涨了18%,过去两周上涨了6%,达到两年来的最高点。1 月份,加拿大装载板运营商 Loadlink 的跨境货运量占 72%,Loadlink 的加拿大现货市场运费指数飙升了 40%。相比之下,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运价涨幅仍然不大。
跨太平洋承运商在 2025-26 年初的合同谈判中达到更高水平
跨太平洋集装箱运输公司正在寻求将 2025-26 年合同的运价提高 20-30%,目标是西海岸每 FEU 2000 美元,东海岸每 FEU 3000 美元。许多进口商计划在 3 月份之前敲定合同,而一些零售商则推迟谈判,因为他们预计进口将温和增长,船舶运力也将增加。现货运价一直在下降,西海岸运价为每 FEU 2450 美元(同比下降 37%),东海岸运价为 3575 美元(同比下降 38%)。承运商正在利用普遍费率上调(GRIs)和旺季附加费(PSSs)来稳定价格,但竞争导致折扣低于每 FEU 2,000 美元。
来源于 Flexpo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