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Logistics Update: January 23, 2025

值得关注的趋势

[海关最新情况]

  • 2025 年 1 月 17 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公布了一份《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限制某些产品获得微量低值货物豁免资格。
  • 据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称,拟议的规则将取消受特定贸易和国家安全行动(包括第 232、201 和 301 条关税)影响的商品享受免税待遇的资格。申请豁免的货物还需要提供 10 位数的《美国协调关税表》(HTSUS)分类。
  • 该 NPRM 是继拜登政府 9 月 13 日发布公告后的第二份公告。公众有 60 天的时间对该提案发表意见。
  • 如需帮助,请联系customsbd@flexport.com。

[关税观察]

  • 我们正密切关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周一就职后的关税更新。到目前为止,他已宣布计划从 2 月 1 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 10% 的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
  • 与此同时,总统还宣布冻结新法规60 天,这可能会推迟近期与微量运输相关的法规制定
  • 访问我们的博客,了解最新信息。

[Ocean - TPEB]

  • 运价:船公司在农历新年前降低了两岸的短期运价,以刺激需求。FAK 运价仍高于 NAC 运价,外加旺季附加费 (PSS)。旺季附加费可能要到 2 月中旬才会进一步调整。
  • 空航:承运商已计划在春节期间空航并进行网络调整。预计从第 5 周开始,可用运力将有所下降,在第 8 周之前一直有限,之后预计将大幅增加。
  • 空间:由于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舱位仍然紧张,尤其是固定分配舱位。不过,一些航线仍有空位,尤其是西海岸航线,东海岸航线也有少量空位。
  • 设备:原产地未报告重大设备问题。

[Ocean - FEWB]

  • 农历新年和联盟重组:上半月将迎来农历新年和航运联盟重组,这为承运商有效分配现有运力提供了机会。在市场仍相对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预计运力和运价都将平稳过渡。
  • 运力和市场竞争:新联盟的总体运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不过,预计节后复工后,新一轮的市场份额竞争将重新开始。
  • 以色列-加沙停火的影响:以色列-加沙停火协议于 2025 年 1 月 19 日生效,承运商尚未就恢复受影响航线做出决定。短期内,这不太可能导致运费下降。
  • 欧洲地区贸易观察:关税影响:美国最近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能会刺激中国对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出口需求,从而有可能促进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农历新年过后,外经外贸可能会出现小幅增长。
  • 市场前景:考虑到这些因素,预计市场将保持总体稳定。除非货运量突然激增,否则外轮理货费率很可能会继续保持逐步下降的趋势。

[Ocean - TAWB]

  • 运力:在 ILA 和 USMX 达成临时协议后,承运能力开始开放。从北欧到美国东海岸的货运现在有了空位。然而,南欧的运力仍然紧张。
  • 由于服务结构调整和新服务的逐步推出,空白航次依然存在。
  • 在中欧,特别是在奥地利、瑞士、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和德国南部,设备方面的挑战依然存在。

[空中 - 全球] 2025 年 1 月 6 日星期一至 1 月 12 日星期日(第 2 周)

  • 全球航空货运价格趋势:尽管 2025 年 1 月初出现了典型的季节性下跌,但全球航空货运现货价格仍然大幅上涨,与上一年相比涨幅超过 20%。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和南美地区的价格尤其有助于维持这一较高水平。
  • 亚太地区航线分析:2025 年 1 月初,亚太地区至美国的即期运价周环比下降-5%,吨位最初大幅下降,但随后有所反弹。不过,现货运价同比仍大幅上涨,中国至美国的运价明显下降。
  • 亚太地区向欧洲的转移:亚太地区至欧洲的货运量和即期运价在 2024 年底达到高位后,于 2025 年初急剧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运价略有回升,其中韩国、香港和日本等主要国家的运价上涨尤为突出。
  • 东、南非地区原产地费率动态:由于海运供应链的中断影响了 2024 年的高水平,东、南非洲原产地空运费率一直在下降。尽管最近有所下降,但费率仍同比大幅上升。政治和安全问题,如影响红海的威胁,继续影响着该地区的航运和航空货运动态。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即将举行的网络研讨会

美国关税的连锁反应:全球企业需要了解什么

2 月 6 日星期四 @ 太平洋时间上午 8:00 /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11:00 /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下午 16:00 / 欧洲中部时间下午 17:00

欧洲Freight Market Update 直播

2 月 11 日星期二 @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15:00 / 欧洲中部时间 16:00

北美Freight Market Update Live

2 月 13 日星期四 @ 太平洋时间上午 9:00 /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12:00

本周新闻

欧共体-美国即期汇率在第四季度创下历史新高后迅速走低

南美东海岸至美国航线的现货运价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创下历史新高后,本月大幅下跌。由于需求减少和满载船只减少,运价从 11 月的每 FEU 5,800 美元跌至 1 月 21 日的每 FEU 4,300 美元。尽管如此,贸易依然强劲,2024 年巴西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 403 亿美元。专家预计,尽管全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巴西与美国的贸易在 2025 年仍将保持强劲。

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的拟议规则取消了一系列进口商品的微量优惠待遇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提议修改规则,取消对受 201、232 和 301 条款关税限制的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微量优惠待遇,这意味着低于 800 美元的商品将不再免征进口关税。这一变化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尤其是纺织品和制造业。申请豁免的货物还需要提供关税分类号。由于关税提高,该提案可能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进口商可能会合并货物,以避免超过 800 美元的门槛。公众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 3 月 24 日。

企业如何应对特朗普承诺征收的关税

在企业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可能征收关税做好准备之际,Flexport 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与公共广播公司一起讨论了关税的不确定性如何促使企业采取行动。彼得森强调了关税税率的不可预测性,但建议提前转移货物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创造性的关税工程也是如此。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 Flexport OTI 结束了上升周期,目前正在下降,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和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则出现了上升。

Week to January 20, 2025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海洋适时指标(OTI)结束了其上升周期,目前正在下降,最初从68天急剧上升到80天,然后下降到75.5天。与此同时,中国至美国东海岸和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 OTI 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 62.5 天升至 64.5 天和从 35 天升至 35.5 天。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January 16, 2025

值得关注的趋势

[Ocean - TPEB]

  • 运价:船公司在农历新年前降低了两岸的短期运价,以刺激需求。FAK 运价仍高于 NAC 运价,外加旺季附加费 (PSS)。旺季附加费可能要到 2 月中旬才会进一步调整。
  • 设备:原产地未报告重大设备问题。
  • 空间:由于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舱位仍然紧张,尤其是固定分配舱位。不过,一些航线仍有空位,尤其是前往西海岸的航线,其次是东海岸航线。承运商计划在春节期间空出 11% 的航程,以配合网络调整。

[Ocean - FEWB]

  • 需求:春节前需求放缓,导致运输船利用率低,市场疲软。
  • 运力:为此,承运商宣布取消主要针对 WK5 的航班,总运力从通常的每周 30-32 万标准箱减少到 22.3 万标准箱。承运商联盟计划在春节假期后更新服务,但尚未就整体运力变化制定明确战略。与此同时,承运商正积极为春节后的货运推广舱位。
  • 运营商的可用性:新的联盟结构将于 2025 年成立,随着承运商争夺市场份额,预计将加剧价格竞争。来自始发港的报告显示,货运活动正在减少,这表明春节前的高峰货运量有限,货运需求正转向节假日模式。根据近期的定价趋势和港口吞吐量数据,货运量的转折点似乎已经过去。

[Ocean - TAWB]

  • 劳资纠纷最新进展:ILA 和 USMX 宣布达成临时协议,成功避免了原计划于 2025 年 1 月 16 日举行的罢工。因此,承运商取消了原定在罢工情况下适用的 ILA 中断费。
  • 费率:由于罢工不再发生,1 月下半月的资费已基本延长。运营商还将资费延长至 2 月份,以迎接新网络的推出。
  • 空白航班:作为服务重组和新服务分阶段实施的一部分,空白航次仍在继续。

[空运更新]2025 年 12 月 30 日(周一)至 1 月 5 日(周日)(来源:Worldacd.com

  • 增长放缓是市场转变的信号:
    • 2024 年 12 月全球吨位同比增长 6%,定价同比增长 7%,与前几个月相比有所放缓。
    •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长放缓至 +8%,反映出对比基数较高和需求放缓。
  • 地区强国推动房价上涨:
    • 亚太地区和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即期汇率分别同比增长 23% 和 59%,保持了区域主导地位。
    • 2025 年初的航空货运综合费率为每公斤 2.65 美元,同比增长 13%。
  • 即期汇率与合同汇率:
    • 全球即期汇率同比跃升 22%,而合同汇率则小幅上升 6%。
  • 短期季节性影响:
    • 受产能削减(-24% 至 -48%)和美国天气干扰的影响,年末吨位下降了 -8%(2Wo2W)。
    • 在货机运力转移的推动下,12 月份跨大西洋西行航线运价同比飙升了 50%。
  • 主要地区减速:
    • 亚太地区第四季度吨位年同比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20%放缓至+11%。
    • 第四季度,MESA 吨位年增长率放缓至 +7%,凸显出更广泛的需求降温。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即将举行的网络研讨会

北美Freight Market Update Live

(今天)1 月 16 日星期四 @ 太平洋时间上午 9:00 / 东部时间下午 12:00

本周新闻

2025 年的物流风险包括关税和劳资纠纷

2025 年将给物流战略带来重大挑战,关税不确定性、劳动力中断以及所有运输方式的价格动态变化都将影响物流战略。海运托运人必须为 ILA-USMX 合同的批准程序和潜在的关税影响做好准备,这促使一些托运人提前进口货物。铁路托运人面临着运力限制和美国-墨西哥贸易需求上升的问题,而航空货运可能会因监管变化和关税时机而出现短期增长。

美国零担运输卡车定价持平,但需求低迷情况下仍有所上涨

自 2024 年底以来,零担货运的定价已趋于平稳,费率在 2023 年黄岩岛暴跌后仍处于高位,但由于需求疲软而保持稳定。托运人现在可以在 2025 年的合同谈判中抵制大幅提高费率。货运量保持平稳,没有需求增长的迹象,尽管零担运输承运商强有力的成本管理支持了费率的适度增长。在货运市场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燃油附加费的节省为托运人提供了一些缓解。

承运商延长即期费率,以避免东行跨太平洋航线费率进一步下降

几家远洋承运商将跨太平洋东行即期运价延长至二月中旬,这表明在需求下降和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工厂关闭的情况下,定价能力正在减弱。1 月中旬的涨价计划已被搁置,承运商正在提供保证运价和促销折扣,以确保运量。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即期运价分别下降了 10%和 7%,反映出运力过剩和市场放缓。由于预期运价会进一步下降,客户可能会推迟非必要的预订。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 Flexport OTI 继续上涨,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 OTI 则出现小幅下跌。与此同时,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 OTI 恢复上升。

Week to January 13, 2025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海洋适时指数(OTI)继续飙升,从 77 天升至 80 天,创下新高。同时,中国至美国西海岸打破了下降趋势,从 34.5 天上升到 35 天。与此同时,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运期略有下降,从 63 天降至 62.5 天。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January 9, 2025

值得关注的趋势

[国际劳联 - USMX 劳资纠纷最新情况]

  • 在昨天傍晚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国际劳联和 USMX 宣布他们已就一份为期六年的新总协议达成临时协议,避免了罢工。
  • 该协议的达成距离双方现有的续约合同于 1 月 15 日到期仅有一周时间。据CNBC报道,正式谈判于本周二(1 月 7 日)重启,在此之前的两天,ILA 和 USMX 代表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希望在自动化这一核心问题上取得进展。周日会议的一份文件显示,"重点是创造新的人类工作岗位,以补充任何新的港口技术"。
  • 在新合同获得批准之前,ILA 和 USMX 将继续按照目前的合同运作。更多细节将在 ILA 和 USMX 成员批准最终文件后公布。
  • 请访问我们的 ILA-USMX 实时博客,了解全部详情。

[Ocean - TPEB]

  • 费率:农历新年即将来临,海运承运商已从 1 月 1 日起实施普遍运价上调(GRI),并从 1 月第二周开始实行缓和措施。
  • 多家承运商宣布并计划收取与 ILA 中断有关的费用,收费金额、开始日期和方法各不相同。鉴于达成了临时协议,许多承运商(包括马士基、ONE、ZIM 和 EMC)已开始取消这些附加费。
  • 旺季附加费 (PSS) 依然存在,因为自 1 月 1 日宣布以来尚未有任何变化。
  • 设备:原产地没有关于重大设备问题的报道。但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我们将开始看到设备和卡车司机面临的压力,特别是考虑到潜在的新关税。
  • 太空:在农历新年前的出行高峰中,空间仍然有限。不过,也有一些空间是开放的,尤其是在西海岸。
  • 承运商计划在农历新年期间安排一些空白航班。

[Ocean - FEWB]

  • 农历新年工厂关闭预计将集中在第 3-4 周。这将略微降低市场需求,但承运设备的持续短缺将缓解这一影响。因此,我们预计市场各类货运(FAK)费率将保持稳定,略有下调。
  • 市场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徘徊在 4,800-5,000 美元/法郎左右。今年的农历新年早于往年,加上圣诞节和农历新年之间的时间较短,大大缩小了生产和运输窗口。因此,预期的农历新年前发货高峰并没有出现,也不太可能在农历新年前出现。
  • 承运商优先考虑有利可图的空间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提高总体利用率。这种做法,再加上设备的限制,是承运商提高费率水平的根本原因。
  • 在二月份承运商变更和串线服务升级之前,我们预测承运商将建立滚动池,以确保一月底之前的平稳过渡。这也是运营商在农历新年期间通常采取的空间管理措施,以确保升降平衡。
  • 一些承运商可能更愿意在此期间部署自己的运营船只。请在货物备妥日期 (CRD) 和预计离港时间 (ETD) 方面保持灵活,或选择替代设备,以尽量减少舱位释放/延迟风险。

[Ocean - TAWB]

  • 许多承运商宣布收取 ILA 中断费。鉴于达成了临时协议,许多承运商(包括马士基、ONE、ZIM 和 EMC)已开始取消这些附加费用。
  • 此外,鉴于现已取消的罢工,一些承运商计划在 1 月 15 日实施 GRI。我们将在承运商最终确定更改后与大家分享更多细节。
  • 一月份的空白航程仍在继续,几乎所有联盟都宣布在第 5 周之前的空白航程。
  • 新服务将于二月启动。

[航空 - 全球](资料来源:波罗的海空运指数)

  • 全球趋势:
    • 截至 1 月 6 日,波罗的海空运指数下降了 3.7%,反映出空运费率下降。
    • 尽管出现了下滑,但该指数仍同比增长了 25.9%,显示出市场的韧性。
  • 中国出口路线:
    • 香港的房价周环比下降了 11.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上涨了 14%。
    • 上海的房价周环比下降了 6.8%,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 37.6%。
  • 东南亚的发展:
    • 从曼谷和越南前往欧洲的票价上涨。
    • 越南对美国的汇率有所下降。
    • 印度的出口和进口增长率都略有下降。
  • 欧洲市场的变化:
    • 法兰克福的出境机票价格一周比一周上涨了 19.8%,一年比一年上涨了 40.8%。
    • 伦敦的北美航线运价有所上涨,但总体运价周环比下降了 5.8%,仍比去年同期高出 19.4%。
  • 美国市场活动:
    • 芝加哥的出境游价格在节后反弹,周环比攀升 16.3%,年同比攀升 30.9%。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随着新航运联盟的推出,干扰可能有限:Alphaliner

远洋承运商将于 2025 年 2 月 1 日推出新的全球网络,涉及双子星合作组织、总理联盟和地中海航运等主要联盟。虽然预计会出现一些干扰,但关键因素将限制其影响,如国际航协与美国海运协会争端的解决。农历新年的淡季也将给承运商提供调整时间。虽然会有一些航班跳期,但大多数船舶已经就位,跨太平洋航线船舶的重新定位将有助于缓解运力短缺问题。

特朗普对胰岛素和助听器出口国丹麦征收关税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说,如果丹麦抵制他购买格陵兰岛的提议,他将对丹麦征收 "非常高的 "关税,此举可能会使贸易关系紧张。虽然丹麦是美国一个相对较小的贸易伙伴(排名第 41 位),但这种关税可能会影响依赖丹麦进口的行业,尤其是药品和助听器。按价值计算,美国进口的胰岛素有 75% 以上来自丹麦,助听器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丹麦。

运输定价指数创货运衰退以来最高水平

物流经理人指数(LMI)显示,12 月份运输价格增长率大幅上升,达到两年多来的最高点。另一方面,运输能力却出现了小幅增长,远远落后于价格的上涨。此外,上游和下游企业都预计明年库存将大幅增加。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 Flexport OTI 跳涨,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 Flexport OTI 趋于稳定。与此同时,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 OTI 打破了跌势。

Week to January 6, 2025

本周,中国至北欧的海洋适时指数(OTI)跃上新高,从67天增至77天。同时,中国至美国西海岸打破了下降趋势,从 33 天上升到 34.5 天。中国至美国东海岸从 63.5 天降至 63 天。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December 19, 2024

A Holiday Message

Dear readers, as the holiday season approaches, we want to take a moment to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for your support throughout the year. This will be our final newsletter of 2024, but we look forward to resuming with fresh updates starting the week of January 6, 2025!

Without further ado, let’s dive into this week’s updates.

值得关注的趋势

[Ocean - TPEB]

  • Rates: Shipping line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 General Rate Increase (GRI) as of December 15th, with only minor adjustments and rate corrections observed so far. The first Peak Season Surcharge (PSS) announcements indicate a planned increase for January 2025.
  • Blank sailing: A moderate blank sailing program was in place for December 2024, with 92% available capacity. For January 2025, capacity is expected to be 97%. Additional blank sailings are likely to be announced soon for January and February to account for the Lunar New Year and network changes on the Transpacific trade lane.
  • Equipment: No significant equipment (EQ) issues have been reported at origin.

[Ocean - FEWB]

  • Demand: Market demand matches operating capacity, supporting stable rates.
  • Supply: Market volume is stronger compared to November, but supply capacity is sufficient. Vessel return speed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upply side.
  • Rates: 2H December FEWB FAK rates remain stable, with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SCFI) fluctuations within a narrow range.
  • Equipment: There have been occasional equipment shortages at major Chinese ports, but they remain manageable. Timely Equipment Interchange Receipt (EIR) printing and earlier equipment pickup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missed cargo loading for clients.

[Ocean - TAWB]

  • Capacity: Demand remains high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a potential ILA strike on the 15th of January. Canadian ports still face congestion due to recent strikes.
  • Space: Space is still limited, primarily in the WMED, where even extra loaders are running full for WMED and NEUR. EMED services are almost running full.
  • Rates: 2H of December followed the same trend as 1H of December, along with November. For January, the majority of carriers are extending their rates.

[Air – Global] Mon 02 Dec – Sun 08 Dec 2024 (Week 49):

  • Spot rate growth (Week 49, WoW & YoY): Global average spot rates rose by +4% WoW to $3.30/kg, reaching a 2024 high. Asia-Pacific origins saw an +8% WoW increase to $4.86/kg, up +19% YoY. Spot rates from Africa increased +12% WoW, while Europe origins rose +3% WoW to $2.93/kg, with a +4% WoW rise to North America ($3.97/kg).
  • Regional spot rate trends (Asia to Europe): Taiwan to Europe rates surged +20% WoW to $4.76/kg, while China to Europe increased +12% WoW to $5.52/kg. Hong Kong to Europe rates dipped slightly (-1% WoW), but remained elevated at $6.22/kg. Significant YoY increases to Europe were noted from Indonesia (+94%), Thailand (+67%), Malaysia (+50%), Singapore (+42%), and Vietnam (+30%).
  • Tonnage trends (Week 49, WoW): Global air cargo tonnages rose +1% WoW, driven by a +14% WoW rebound from North America origins (+15% from the U.S.). Notable WoW volume increases were seen on lanes from China to the U.S. (+10%) and Europe (+12%).
  • Year-on-year (YoY) spot rate overview (Week 49): Average worldwide spot rates rose +21% YoY, led by Middle East & South Asia origins (+62%), the Asia-Pacific (+19%), and Europe (+19%).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Webinars On-Demand

In case you missed one our webinars this month, watch the on-demand versions below:

Air Market Predictions for 2025

Global Logistics Outlook: Key Trends, Technology, and Strategies for 2025

Unboxing Holiday Trends: Learnings from Black Friday & Cyber Monday

Flexport Customs: Navigating T86, Section 321, and Potential Regulatory Changes

北美Freight Market Update Live

UNICEF & Flexport: The Complexities of Shipping Humanitarian Aid

本周新闻

Domino effects await if ILA strikes again: analyst

With negotiations stalled between the ILA and the US Maritime Alliance, a potential January 15th strike is already shaking up supply chains. Importers have rushed to move cargo, but options like rerouting are quickly disappearing. A strike would bring vessel delays, cargo diversions, export capacity shortages, and prolonged port congestion, especially with new shipping alliance networks adding to the disruption. If the strike drags on, the ripple effects could impact global trade well into March, making a resolution increasingly urgent.

Lunar cargo rush, poor weather clog major Asia ports

Major Asian ports, including Shanghai, Tokyo, Ningbo, Busan, and Manila, face berthing delays of up to five days due to a pre-Lunar New Year cargo rush and weather disruptions. High yard density, vessel bunching, and seasonal closures are compounding the congestion, with similar delays reported at European ports like Rotterdam and Hamburg. Delays are expected to worsen as late vessels return to Asia.

Growth in air cargo demand to decelerate in 2025, IATA says

Air cargo growth will slow to 5.8% in 2025, reaching 80 million tons, fueled by ecommerce and ocean shipping delays, IATA reports. Revenue is expected to rise to $157 billion, with yields remaining 30% above pre-pandemic levels. Capacity growth will lag demand due to freighter production delays. Global airline revenues are set to reach $1 trillion, with $36.6 billion in net profits. Lower fuel costs and efficiency gains will support margins, but rising labor and nonfuel expenses, along with supply chain and regulatory uncertainties, pose challenges. Airlines must focus on cost control to maintain profitability.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This week, the Flexport OTI showed potentially meaningful fluctuations as out-of-pattern moves emerged for both China to North Europe and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Meanwhile,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exhibited a slight drop.

Week to December 16, 2024

This week, the Ocean Timeliness Indicator (OTI) has dropped for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falling from 35.5 to 34.5 days.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has shown a minor drop, moving from 63 to 62.5 days. Meanwhile, China to Northern Europe jumped from 70.5 to 72 days.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December 12,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Ocean - TPEB]

  • Rates: Shipping lines are pushing for a General Rate Increase (GRI) on December 15th due to strong bookings ahead of the holiday season in the USA and the typical Lunar New Year cargo surge.
  • Peak Season Surcharge (PSS): Initial PSS announcements indicate a rate increase for January 2025.
  • Equipment: Equipment is fluid with no issues reported by carriers.

[Ocean - FEWB]

  • Space: Demand remains modest, and additional loaders are scheduled for the second half of December. Space is manageable, so carriers may extend or reduce 2H December FAK rates to ensure optimal vessel utilization.
  • Rates: The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SCFI) declined by $9/TEU in Week 50. With slowing demand, further decreases are expected until the January GRI is implemented.
  • Equipment: To avoid equipment shortages caused by vessel delays or blank sailings, we highly recommend picking up empty containers immediately after carriers release them.
  • Weight restrictions: Most carriers continue to impose weight restrictions to optimize vessel capacity. Please avoid loading heavy 20’ containers, as they may be rejected.

[Ocean - TAWB]

  • Capacity: January vessel capacity is expected to remain full for departures from both Northern and Southern Europe.
  • Blank sailings: Blank sailings are anticipated during Weeks 51, 52, and 01, primarily affecting the U.S. East Coast and Canada services.
  • Equipment availability: Equipment availability remains tight in certain areas of Central Europe and Southeast Germany.
  • Rates: Most carriers are extending their FAK rates through the end of January, coinciding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current network.

[Air – Global] Mon 25 Nov – Sun 01 Dec 2024 (Week 48):

  • Global air cargo rates: November rates reached $2.76 per kilo, the highest of 2024, up +6% MoM and +11% YoY. Spot rates rose to $3.09 per kilo (+21% YoY), while contract rates averaged $2.67 per kilo (+10% YoY). Week 48 saw further rate increases (+2% WoW) to $2.84 per kilo, with spot rates up +3% WoW to $3.22 per kilo.
  • Tonnage trends: Global tonnages in November declined -2% MoM, driven by a sharp drop in MESA (-11%) and Europe (-4%), linked to reduced passenger belly capacity. Week 48 chargeable weight dipped -3% WoW, largely due to a -17% WoW decline from North America during Thanksgiving week. Excluding the USA, global tonnages were stable.
  • Asia-Pacific and Americas trends: Strong performance in rates and tonnages continued in Asia-Pacific origins to Europe: Rates from key origins such as China, Hong Kong, Japan, and Taiwan rose +3% to +9% WoW, with a YoY increase of +24% to +46%. Tonnages to Europe from the Asia-Pacific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up YoY (+20%-29% from China, Hong Kong, and Japan).
  • From the Americas: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CSA) rates increased +9% MoM, reflecting robust demand. North America spot rates rose +3% WoW, despite Thanksgiving disruptions.
  • Tonnage growth to Europe: Week 48 saw YoY tonnage increases from multiple regions to Europe: Asia-Pacific (China +24%, Hong Kong +27%, Japan +29%, Vietnam +25%). Americas: Steady growth from CSA origins, contributing to overall market strength.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网络研讨会

欧洲Freight Market Update 直播

Tuesday, December 17 at 15:00 GMT / 16:00 CET

本周新闻

Trans-Pac settles into sedate December before New Year’s uncertainties

The Trans-Pacific freight market has slowed in December after heavy frontloading, and faces potential disruptions from labor negotiations, potential tariffs from the incoming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an early Lunar New Year. Spot rates to the U.S. West Coast have dropped sharply, with variable pricing intensifying market complexity. A potential January 15 ILA strike and elevated inventory levels add pressure as importers prepare for spring shipments. 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record container volumes are projected for January, driven by strong Asia-West Coast trade.

How Generative AI Improv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are revolutioniz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y enabling rapid insights, scenario analyses, and updates in minutes rather than days. These tools help planners understand system decisions, analyze trends, and answer “what-if” questions by translating human queries into actionable data insights. Early adopters like Microsoft have seen significant efficiency gains, with LLMs supporting server deployments and cost analysis across global data centers.

Trump’s tariffs could spark price hikes,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experts say

President-elect Trump’s proposed tariffs on imports from China, Mexico, and Canada could disrupt North American supply chains, raising costs and prices for consumers. Businesses are concerned about timing and implementation, particularly in sectors like automotive and ecommerce. Experts predict increased costs, inflation, and supply chain shifts to regions like India and Vietnam.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ers are likely to face the most challenges, and may struggle to manage profitability amid these changes.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This week, the Flexport OTI is showing minor fluctuations.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has exhibited a small drop,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has shown a small uptick, and China to North Europe has plateaued.

Week to December 9, 2024

This week, the Ocean Timeliness Indicator (OTI) has dropped for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falling from 36 to 35.5 days.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has shown a minor uptick, moving from 62.5 to 63 days. Meanwhile, China to Northern Europe remained stable at 70.5 days.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December 5,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国际劳联 - USMX 劳资纠纷最新情况]

  • 在距离 2025 年 1 月 15 日最后期限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和雇主组织美国海运联盟(USMX)又陷入了一场围绕美国港口自动化的争论。
  • ILA 执行副总裁丹尼斯-达格特(Dennis Daggett)在周一(12 月 2 日)的 Facebook 上发帖,批评半自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RMG)消除了就业机会,并带来了国家安全风险。
  • 在 12 月 3 日发布的答复中,USMX 为自动化辩护,认为自动化对港口现代化和解决土地制约问题至关重要。
  • 目前尚未进行谈判。请关注我们的实时博客,了解更多更新信息。

[Ocean - TPEB]

  • 费率:西海岸的浮动运价继续放宽,太平洋西南部和西北部均有空位。根据关税前和农历新年前的货物激增情况,承运商预计将于 12 月 15 日上调总运价(GRI),但尚待确认。
  • 空间:东海岸和海湾地区的航线仍然紧张,大部分航线到 12 月中旬都已满员。
  • 旺季附加费(PSS):进入今年最后一个月,不再减免旺季附加费。

[Ocean - FEWB]

  • 汇率:12 月上半年的 GRI 公布为 6,000-6,200 美元/FEU,但结算价为 5,300-5,500 美元/FEU。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第 49 周上涨了 558 美元/TEU,反映了 GRI 的实施。随着浮动运价的调整,运价预计将小幅上涨,然后在 12 月下半月趋于缓和。
  • 空间:由于 11 月底的溢出,12 月上半月的空间已满。不过,由于没有强劲的需求增长或更多的装载机抵达,12 月下半月的舱位情况尚可。对于那些需要在较早的预计出发时间(ETD)或特定服务/中转时间内确定舱位的乘客,可选择溢价服务。
  • 高级选项:中国主要港口偶尔会出现设备短缺,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Ocean - TAWB]

  • 空间:由于空航以及南北欧的高需求,船只运力仍然紧张。与重组相关的空航预计将持续到 2025 年 1 月的最后一周,届时新网络将启动。
  • 额外收费:一些承运商已经宣布了 2025 年的排放费,结合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燃油欧盟海事条例》(FuelEU Maritime Regulation),涨幅高达 55-75%。
  • 运价:大多数航空公司 12 月份的运价保持稳定,北欧和南欧沿袭了 11 月份的趋势,东地中海地区,尤其是土耳其略有调整。

[Air - Global] 2024 年 11 月 18 日星期一至 11 月 24 日星期日(第 47 周)

  • 费率处于峰值水平:在北美和欧洲即期汇率分别上涨 12% 和 8% 的推动下,全球平均汇率环比上涨 4%,达到 3.21 美元,创下 2024 年的最高水平。
  • Year-on-year gains: Rates globally are up +10% YoY, with spot rates +22% YoY and Asia Pacific/Middle East rates climbing +10% and +48% YoY, respectively. North America remains below 2023 levels.
  • Capacity shifts impacting dynamics: -3% YoY Transatlantic capacity reduction contrasts with +7% YoY growth in Asia-Pacific-North America routes, reflecting increased ecommerce demand.
  • 感恩节提升了吨位:受假期时间(今年感恩节为 CW48 iso 47)的影响,北美地区的计费重量同比增长了 22%,而全球吨位则保持稳定,只有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吨位同比增长了 3%。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Flexport 首席执行官:随着另一场可能的港口罢工迫近,企业已将进口转向西海岸 - CNBC

Ryan Petersen, Flexport’s founder and CEO, appeared on CNBC’s Closing Bell: Overtime last Friday (November 29) to share his perspective on the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amid looming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potential for a second East Coast port strike, tariff uncertainties, and more. As retailers are entering the holiday season facing significant headwinds: a shortened shopping period,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President-elect Trump’s proposed tariffs, and lingering disruptions from October’s port strike, Petersen described this holiday season as the most challenging year-end for businesses since the onset of COVID-19.

Flexport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打造航运业的 "圣杯" - Freethink

Flexport 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全球贸易物流现代化。该公司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文件数字化,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简化与卡车司机的沟通,并开发 "知识代理",集中贸易法规和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创新旨在到 2025 年实现 50%的人工任务自动化,将全球运输成本降低 5%。

港口劳资谈判陷入僵局,ILA 瞄准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 《商报

The 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 (ILA) is at an impasse with the US Maritime Alliance (USMX) over the introduction of semi-automated rail-mounted gantry cranes (RMGs), a key point in ongoing contract negotiations to avoid a January port strike. While RMGs increase terminal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land-constrained East Coast ports, the union views them as a threat to jobs, safe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citing risks of hacking and job elimination. The USMX argues that embracing automation is essential for ports to remain competitive, but the ILA remains firm, framing the fight as a pivotal moment for the union’s future.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This week, the Flexport OTI is showing minor fluctuations, with small drops from China to Northern Europe and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Meanwhile, the OTI remains stable for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Week to December 2, 2024

This week, the Ocean Timeliness Indicator (OTI) has remained stable for China to the U.S. West Coast at 35.5 days. Meanwhile, China to Northern Europe came down by half a day, falling from 71 to 70.5 days, and China to the U.S. East Coast by one day, moving from 63.5 to 62.5 days.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November 27,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感恩节快乐

在此,我们对您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供应链行业也不例外--从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到动荡的货运市场和劳资纠纷。我们的使命很简单: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实现全球贸易。废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

[关税观察]

  • 11 月 25 日星期一,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通过 Truth Social 宣布,他计划在上任后立即征收全面关税。在上任第一天,特朗普打算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产品征收 25% 的关税,同时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 10% 的关税。
  • 特朗普表示,关税是他解决毒品(尤其是芬太尼)和非法移民跨越美国边境流动问题的战略的一部分。"他说:"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有绝对的权利和权力来轻松解决这个酝酿已久的问题。"现在是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了。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还指责中国向美国走私芬太尼。
  • 这些拟议关税可能与特朗普本人于 2020 年签署生效的贸易协定《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相冲突,该协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三国间的免税贸易。
  • 想知道这些关税对您的企业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保持领先地位吗?阅读我们的实时博客,了解最新更新、见解和可行策略。

[Ocean - TPEB]

  • 浮动利率:西海岸的房价仍在可控范围内,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房价仍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房价在 12 月中旬之前的全套服务支持下保持稳定。
  • 承运商关注焦点:承运商正在为东海岸航线可能于 12 月 1 日生效的全面费率上调(GRI)做准备,这有待最终确认。西海岸的费率正在延长,不会立即调整。
  • 旺季附加费(PSS):从 12 月 1 日起,西海岸航线将初步降低旺季附加费,而东海岸或墨西哥湾沿岸航线现阶段没有计划进行调整。

[Ocean - FEWB]

  • 需求波动:11 月下半月的需求略有回升,原因是人们对即将到来的 12 月全球报告倡议(GRI)充满期待。预计 12 月下半月将因欧洲的假日季节而趋于稳定。
  • 12 月份全球运价指数:承运商宣布 12 月份全球运价指数为每标准箱 6,000 美元至 6,200 美元,并将根据船舶预测进行主动调整。预计会有一些下调。
  •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走势:SCFI 在第 48 周小幅下跌了 31 美元/TEU,反映出 11 月下半月的 FAK 延期。随着 12 月份 GRI 的生效,预计 SCFI 将在第 49 周和第 50 周反弹。
  • 设备供应:据报道,中国主要港口偶尔会出现设备短缺的情况,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对于那些需要提前预计出发时间(ETD)或特定服务/运输时间的确定舱位的旅客,可选择溢价服务。

[Ocean - TAWB]

  • 需求水平:北欧和南欧的需求依然旺盛,西地中海的活动更加频繁。希望在 1 月 15 日前抵达的客户会优先选择较早的航班。
  • 空白航行的影响:第 47-52 周的空白航行计划造成了积压,因为它无法完全满足对提前航行的更多需求。
  • 设备可用性:设备水平总体良好,但内陆地区有一些例外,这些地区的设备主要通过运输工具运输。
  • 费率稳定:大多数航空公司 12 月份的费率保持稳定,北欧和南欧都延续了 11 月份的趋势。

[Air - Global] 2024 年 11 月 11 日星期一至 11 月 17 日星期日(第 46 周)

  • 欧洲至美洲运价飙升:受严重拥堵和圣保罗 GRU 临时货物禁运的影响,两周内巴西和南美的即期运价分别飙升了 57% 和 36%。受冬季航班运力减少和感恩节需求的推动,两周内飞往美国的跨大西洋航线运价上涨了 33%。
  • 全球即期汇率趋势:全球即期运价环比增长 +4%,同比增长 +25%,反映出主要地区需求强劲,运力紧张。中东和南亚的运价依然保持高位(同比增长 73%)。
  • 亚太地区保持稳定:亚太地区至欧洲的票价上涨了 11%(中国),而美国航线的票价则下降了 4%。提前规划缓和了旺季的波动,避免了运力的大幅紧缩。
  • 欧洲始发地:在高载运率和季节性需求的推动下,欧洲运价环比上涨了 10%,达到每公斤 2.71 美元,目前环比上涨了 23%。
  • 市场驱动因素:航空公司运力减少、节假日需求激增以及主要枢纽拥堵等运营干扰因素推动了运价上涨。亚洲有效的运力规划正在缓解全球机票价格的大幅上涨。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特朗普承诺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收关税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承诺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收高额关税,这表明他打算贯彻自己的竞选言论。他宣布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 25% 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征收 10% 的关税,理由是对贩毒、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生产的担忧。这些措施可能会破坏 USMCA 贸易协定(该协定在 2022 年促进了 1.8 万亿美元的贸易),并提高消费价格。

洛杉矶港迎来关税前持续进口潮

洛杉矶港在 10 月份处理了 905,000 个集装箱,比去年增加了 25%,因为企业在其他港口可能的关税上调和劳动力中断之前抢先进口货物。长滩港的吞吐量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两个港口共处理了 950,303 个进口集装箱。由于消费需求旺盛以及对关税和劳工问题的担忧,预计这一旺季延长的部分激增将持续到今年。洛杉矶港有望在 2024 年底达到 1000 万标准箱的吞吐量。

承运商:欧洲去碳化措施收紧将提高托运人成本

承运商警告说,随着欧盟将碳税的征收范围从 2024 年的 40% 扩大到 70% 的承运商排放量,排放交易体系(ETS)附加费将在 2025 年大幅上涨。新的 FuelEU Maritime 法规要求承运商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使用更昂贵的低排放燃料,这将加剧 ETS 成本的增加。排放交易计划采用 "总量控制与交易 "制度,要求承运商购买欧盟配额,用于排放以欧盟为起点或终点的航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到 2026 年,承运商将对这些航程产生的排放量承担 100% 的责任。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__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 Flexport OTI 下降,而中国至北欧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 Flexport OTI 继续逐步上升。__

Week to November 25, 2024

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海洋适时指标(OTI)有所下降,从38天降至35.5天。与此同时,中国至北欧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海洋适时指数各增加了 0.5 天,分别从 70.5 天增至 71 天和 63 天增至 63.5 天。

 

标记图像

 

有关 Flexport OTI 的问题,请直接发送电子邮件至press@flexport.com。

点击此处查看报告全文并了解我们的方法。

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Flexport 不对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作出保证、陈述或担保,因为这些内容是基于我们当前的信念、预期和假设,而由于可能发生的各种预期和非预期事件,我们无法对这些内容作出保证。Flexport 及其顾问或附属机构均不对因依赖本报告所载内容而以任何方式造成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November 21,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Ocean - TPEB]

  • 空间紧张:由于预计到 11 月底将增加装载机运力,西海岸,特别是西南太平洋地区的舱位供应情况有所改善。不过,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运价保持稳定,因为大多数航线在 11 月前都已满载。
  • 利率趋势:西海岸的浮动费率仍在可控范围内,而东海岸的费率则保持稳定。承运商开始关注即将到来的东海岸航线总运价上调(GRI),预计运价将在 12 月 1 日前后调整,具体时间有待最终确认。
  • 谈判压力:ILA 谈判和潜在的关税行动仍然是对费率和运力造成压力的主要来源。
  • 固定费率和旺季附加费 (PSS):固定费率和旺季附加费在 11 月剩余时间内保持稳定。

[Ocean - FEWB]

  • 舱位紧张:11 月下半月的舱位仍然紧张,原因是空航和滚装船数量不断增加。承运商已经宣布了 12 月份的另一个 GRI,预计运价为 6,000 美元至 6,200 美元。
  •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走势:SCFI 在第 47 周小幅下跌了 29 美元/TEU,反映了 11 月下半月 FAK 运价的延长。预计在与 12 月份 GRI 接轨的运价上涨之前,SCFI 还将小幅下跌。
  • 设备供应:虽然中国主要港口偶尔会出现设备短缺,但情况仍在可控范围内。对于需要确定较早预计离港时间(ETD)或特定服务/运输时间的托运人,可选择溢价服务。

[Ocean - TAWB]

  • 舱位紧张:11 月和 12 月,大多数承运商在南欧和北欧的舱位仍然紧张。纽约仍然是需求最大的港口。
  • 空白航次:预计第 47-52 周为空白航次,主要针对美国海湾和美国东海岸 (USEC),从北欧和地中海东部出发。
  • 设备供应情况:总体设备供应情况良好,据报道德国南部存在一些设备短缺现象。
  • 利率趋势:12 月份的利率走势与 11 月份一致。

[空中--全球]

  • 运力:与前一周相比,全球航空货运能力保持稳定,没有出现重大变化。
  • 计费重量/吨位:第45周,全球载运重量周环比保持稳定,欧洲、非洲、中南美洲(CSA)的载运重量略有增加,但北美、中东和南亚(MESA)的载运重量有所下降(均为周环比-4%),抵消了增加的部分。与去年相比,第 45 周全球货运量同比仅增长了 2%。
  • 汇率:第 45 周,全球平均现货价格又上涨了 5%(和值),比去年同期高出 24%。亚太地区的现货价格上涨了 6%,达到每公斤 4.43 美元;欧洲的现货价格也上涨了 6%,达到每公斤 2.49 美元;加澳地区的现货价格上涨了 10%,达到每公斤 2.04 美元。北美洲的价格上涨了 5%,达到每公斤 1.83 美元,而非洲和东非和南部非洲的价格分别下降了 4%和 2%。
  • 同比价格变化:与去年同一周相比,今年的现货价格仍然大幅上涨,尤其是亚太地区(+25%)、中东和非洲地区(+70%)、欧洲(+14%)和加澳地区(+14%),非洲也上涨了 10%,北美同比上涨了 5%。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美国公司正在备货以应对特朗普的对华关税

企业正在为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贸易政策可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全面关税做准备,一些企业急于囤积库存,另一些企业则在寻求中国供应商的长期替代品。这与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时的反应如出一辙,当时企业将进口前置,导致中国出口暂时激增。尽管一些企业努力将供应链分散到越南和柬埔寨等国,但中国既有的基础设施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仍然无可匹敌,因此完全替代具有挑战性。

无车承运人迫切希望摆脱承运人对意外有利市场的束缚

2024 年,远洋承运人加强了对无船承运人合同的控制,要求提供更多现货货物/各种货物(FAK),并密切监控指定账户合同(NAC)的遵守情况。这迫使无船承运商获得更多 FAK 货物,并严格遵守 NAC 条款。展望未来,2025 年船舶运力的增加将缓解无船承运人的压力,因为承运人会竞相填补舱位。不过,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承运商都将继续严格监控合同遵守情况,并利用技术手段执行条款。

托运人如何应对西海岸铁路拥堵问题

在旺季、罢工缓解努力和关税担忧的推动下,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吞吐量激增,给铁路运营带来压力。洛杉矶港的滞留时间已达到 8 天,而长滩港的滞留时间则为 4 天。BNSF 和联合太平洋公司等铁路运营商正在通过中转站和扩大运力来解决拥堵问题,但中断现象依然存在。托运人正在转向成本高昂的替代方式,如交叉对接、空运和卡车运输,以绕过延误。向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东海岸港口分流的情况也在增加。专家预测,如果不发生劳资纠纷等其他干扰因素,到 2025 年第一季度,铁路拥堵可能会有所缓解。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和中国至北欧的 Flexport OTI 均有所下降,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则保持稳定。

Week to November 18, 2024

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和中国至北欧的海洋适时指数(OTI)有所下降,分别从40天和71天降至38天和70.5天。与此同时,从中国到美国东海岸的海洋适时指数(OTI)稳定在 63 天。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November 14,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劳资纠纷最新情况]

  • 在加拿大劳工部长史蒂文-麦金农(Steven MacKinnon)采取果断行动于 11 月 12 日结束停工后,加拿大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的港口将重新开放。
  • 与此同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港口工人工会宣布,计划对加拿大劳资关系委员会终止工作行动的命令和部长的强制仲裁提出质疑。阅读我们的博客,了解更多信息。
  • 在美国,国际劳联于周三(11 月 13 日)宣布,在周二于新泽西州举行的谈判中,双方就港口自动化和半自动化问题陷入僵局,因此劳联中断了与 USMX 的谈判。双方的目标是就一份为期六年的新总合同达成协议。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Ocean - TPEB]

  • 在 11 月的前两周,来自亚洲的运量一直保持强劲,部分原因是预期的关税上调、1 月初可能发生的国际海运协会罢工以及 2025 年提前到来的农历新年。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各条航线运价继续变化,但我们看到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运价压力有所增加。
  • 东海岸的运量正趋于正常,但某些承运商和航线已经订满,或在 11 月之前面临运力限制。
  • 固定费率和旺季附加费(PSS)在本月上半月保持稳定,但由于短期市场剧烈波动,可能会对 PSS 进行一些调整。

[Ocean - FEWB]

  • 11 月下半月的舱位仍将紧张,原因是仍有空白航次,且客源持续增长。由于为避免在欧洲圣诞和新年假期期间抵达而推迟订票,11 月份的 GRI 可能无法实现,而承运商正在为 12 月份的 GRI 做准备,预计为 3900 美元/6000 美元/6000 美元。
  • 与预期的费率增长同步,第 46 周的 SCFI 上升了 100 美元/TEU,达到 2,541 美元/TEU。预计下周还会有小幅上涨,根据 12 月份 GRI 的发展情况,费率可能会趋于稳定或有所下降。
  • 中国的主要港口不时出现设备短缺的情况,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对于那些需要确定舱位、提前预计启航时间(ETD)或特定服务和转运时间的客户,可以选择溢价服务。

[Ocean - TAWB]

  • 在北欧,需求保持稳定和强劲。飞往纽约的大部分航线都已订满,而东南部主要港口的可用运力较多。11 月下半月的运价保持稳定。
  • 在西地中海,承运商超额订票,利用率超过 100%。大多数承运商在 11 月份成功上调了费率,目前正在评估 12 月份的市场调整情况。
  • 在东地中海,由于近几个月需求旺盛,运力紧张。不过,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承运商正在审查运价涨幅,以确保与市场条件保持一致。

[Air – Global] _Mon 28 Oct – Sun 03 Nov 2024 (Week 44)___:

  • 全球运价上涨:第 44 周(10 月 28 日至 11 月 3 日),全球航空货运运价环比上涨 2%,达到每公斤 2.71 美元,同比上涨 12%。亚太地区和欧洲的运价分别上涨了 2%,达到每公斤 3.56 美元和 2.13 美元,非洲的运价上涨了 3%,达到每公斤 1.98 美元。北美、CSA 和 MESA 的汇率保持稳定。
  • 区域汇率跳升:中国至欧洲的现货价格上涨了 12%,达到每公斤 4.68 美元,日本至欧洲的现货价格上涨了 8%,达到每公斤 4.58 美元(环比分别上涨了 26%和 42%)。中国至美国的价格达到每公斤 5.90 美元(环比增长 3%),MESA 至欧洲的价格上涨了 4%,达到每公斤 3.29 美元,环比增长近一倍。
  • 运力削减推动运价:欧洲的运力减少了 6%,从而提高了运载率和跨大西洋西行航线的运价,以应对腹舱运力的减少。去年的运价没有出现这种飙升。
  • 尽管同比有所增长,但吨位有所下降:受假期影响,第 44 周的吨位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 5%,其中亚太地区(+6%)、北美地区(+6%)和中东、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8%)增长显著。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Flexport 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探讨关税可能对全球贸易造成的影响

Flexport 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出席了彭博监视节目,讨论当选总统特朗普获胜的潜在影响,包括可能的新关税、正在进行的 ILA-USMX 谈判、潜在的港口罢工、全球制造业转移以及其他关键问题。当特朗普重申他计划在下届任期内提高关税时,Petersen 评论说:"我们以前看过这部电影。

美国零售商在罢工和关税威胁前加大年终进口量

为了应对一月份可能发生的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码头工人罢工以及当选总统特朗普征收高额关税,美国零售商计划在 11 月和 12 月比预期多进口 35 万个标准箱。全球港口追踪报告》(Global Port Tracker)的修正预测显示,11 月份进口量同比增长 13.6%,12 月份增长 6.1%。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正促使零售商在 1 月份之前提前备货。

Flexport 用来运输数十亿商品的美国空军战略

Ryan Petersen 于 2013 年创办 Flexport 公司,他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他曾在兄弟的进出口公司工作,负责从亚洲向全球市场采购和销售全地形车、踏板车和越野车。如今,Flexport 的技术已运送了价值超过 320 亿美元的商品。点击此处收听故事。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和中国至北欧的 Flexport OTI 均有所上升,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 Flexport OTI 则有所下降。

Week to November 11, 2024

本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和中国至北欧的海洋适时指数(OTI)分别从38.5天和68.5天上升至40天和71天。与此同时,中国至美国东海岸的海洋适时指数有所下降,从 64.5 天降至 63 天。

 

标记图像
来源于 Flexport.com

Global Logistics Update: November 7, 2024

值得关注的趋势

本周的全球物流市场更新从美国的新时代开始--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准备对进口商品征收新的关税,在我们最新的博客中,您将了解 2025 年美国新政府的预期、美国贸易政策的利害关系以及我们对 Flexport 客户的建议。

[加拿大业务]

  • 劳资纠纷已导致加拿大主要港口停止运营,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港口和蒙特利尔港。
  • 11 月 4 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事雇主协会(BCMEA)将国际码头与仓库工会(ILWU)514 分会的 700 多名会员拒之门外。
  • 与此同时,由 CUPE 地方 375 代表的蒙特利尔港近 1200 名码头工人于 10 月 31 日举行了罢工。
  • 由于蒙特利尔码头也面临罢工行动,影响了 40% 的进港货量,因此大部分货物不会转运至加拿大东海岸。我们可能会看到船只改变目的港的停靠顺序,优先选择美国西海岸的港口,以等待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停航。
  • 阅读我们的博客,了解最新进展,并进一步了解对北美各种运输方式的影响。

[Ocean - TPEB]

  • 黄金周后,需求量仍在增加,目前已稳定在较高水平。
  • 与西海岸相比,东海岸的舱位供应依然紧张,从中国港口到西海岸的运价有所下降,而东海岸的运价保持稳定。
  • 进入 11 月上半月,固定费率和旺季附加费(PSS)保持不变。

[Ocean - FEWB]

  • 11 月上半月的舱位供应紧张,原因是 10 月下旬遗留下来的空船和滚装船。空航将持续到 11 月下半月,承运商计划在此期间将总运价上调(GRI)至每 FEU 5,400 美元至 5,500 美元。
  • 为了避免在欧洲圣诞节和新年假期期间运抵,一些货运被推迟。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对 GRI 和 11 月下半月的市场动态产生重大影响。
  •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第 45 周上涨了 215 美元/TEU,达到 2442 美元/TEU。预计第 46 周将再次上涨,以反映 11 月初的 GRI。
  • 虽然中国主要港口偶尔会出现设备短缺的情况,但情况仍在可控范围内。对于那些需要确定舱位、提前预计离港时间(ETD)或特定服务和转运时间的客户,仍然可以选择溢价服务。

[Ocean - TAWB]

  • 北欧的需求保持稳定,利用率较高。不过,一些承运商仍在为特定目的地寻找货物。纽约仍然是需求量最大的港口,大多数承运商都超额预订了前往该港口的船只。
  • 东地中海地区的需求趋于稳定。一些在 11 月份实施加价的承运商已经降低或取消了加价,以顺应市场趋势。
  • 在西地中海,需求正在上升,船只已被充分利用。承运商已经上调了 11 月份的浮动运价。

[空中 - 全球] 2024 年 10 月 21 日(周一)至 10 月 27 日(周日)(第 43 周)

  • 即期运价增长:10 月份最后一周(第 43 周),全球航空货运即期运价周环比增长了 5%,主要原因是主要地区的运价大幅上涨:主要地区包括:亚太地区(+3%)、欧洲(+7%)和中南美洲(CSA,+8%)。全球平均现货价格达到每公斤 2.93 美元,与去年相比上涨了 22%。现货和合同综合价格也上涨了 +2%,达到 2.67 美元。现货价格的显著同比增长包括亚太地区增长了 27%,中东和南亚地区大幅增长了 78%,这表明这些市场的需求强劲而产能有限。
  • 吨位模式:全球航空货运吨位相对持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4%,显示出在中国黄金周中断后的稳步复苏。10 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货运量同比增长了 7%。虽然这是一个稳健的增长,但与年初的两位数增长相比仍有差距,部分原因是 2023 年 10 月的强劲增长受到了电子商务激增的推动。
  • 地区市场动态:亚太地区的表现参差不齐。第 43 周,亚太地区运往欧洲的吨位环比小幅上升了 1%,但中国运往欧洲的计费重量环比下降了 4%,回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相比之下,香港至欧洲的吨位尽管环比小幅下降-1%,但同比增长了29%。台湾(+32%)和泰国(+30%)至欧洲的货运量也有强劲增长,反映出整个地区的需求强劲。香港至欧洲的现货价格在第43周升至每公斤5.33美元,达到今年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8%,表明需求持续增长。
  • 泛太平洋市场趋势:第 43 周,除中国至美国航线依然疲软外,泛太平洋市场(亚太地区至美国)回升至黄金周前水平。中国至美国的运量比黄金周前低 20%,比去年同期低 19%,表明中国的需求疲软。不过,该地区的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第 43 周亚太地区到美国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 6.14 美元,同比上涨 39%。中国到美国的现货价格也上涨到每公斤 5.13 美元,同比增长 14%,表明尽管产量减少,但定价强劲。

来源: Worldacd.com

请与您的客户代表联系,了解货运所受影响的详情。

北美船舶停留时间

 

标记图像

 

本周新闻

贸易界关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浪潮

在特朗普第二任政府执政期间,新关税可能会重塑全球供应链,并加速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特朗普提议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 10-20% 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 60% 的关税,这可能会提高美国消费者的价格。Flexport 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指出,在过去,企业会在加征关税前囤积货物,从而推高运费。虽然许多公司正在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国,但彼得森强调,中国的制造能力仍然难以复制,因此尽管加征关税,许多公司仍可能继续从中国采购。

墨西哥和中美洲港口拥堵,承运商改造服务

由于贸易量大和拥堵,远洋承运商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港口遇到严重延误。为此,达飞轮船公司和马士基公司正在调整航线和收取附加费,以保持可靠性。Acajutla、Corinto 和 Manzanillo 等主要港口面临严重延误,促使承运商重新调整业务并修改运输时间。赫伯罗特(Hapag-Lloyd)和 ONE 等其他承运商也报告了运输中断的情况,生产率下降和等待时间延长对船期造成了影响。

美国芯片工具制造商着手将中国从供应链中剔除

美国半导体行业正在切断与中国供应商的联系,原因是政府出台了旨在限制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发挥作用的指令。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林研究公司(Lam Research)等主要芯片工具制造商正在敦促供应商寻找非中国供应商,这可能会提高成本。此举与美国、日本和欧洲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做出的更广泛努力相吻合,而中国也在努力淘汰美国的技术作为回应。

柔性海运及时性指标

本周,Flexport OTI 在所有贸易路线上都出现了增长。

Week to November 4, 2024

本周,海洋适时性指标(OTI)全面上升:中国至美国西海岸上升一天,从37.5天增至38.5天;中国至北欧和中国至美国东海岸上升两天,分别从67天增至69天和62.5天增至64.5天。

 

标记图像

点击此处查看报告全文并了解我们的方法。

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Flexport 不对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作出保证、陈述或担保,因为这些内容是基于我们当前的信念、预期和假设,而由于可能发生的各种预期和非预期事件,我们无法对这些内容作出保证。Flexport 及其顾问或附属机构均不对因依赖本报告所载内容而以任何方式造成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于 Flexport.com